从钓鱼人到鱼卫士( 三 )

长江支流众多,水域广阔,仅靠各地渔政执法来打击非法电鱼远远不够,民间志愿者的行动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民众自发建联盟

30多岁的朱凯,是四川自贡的一名钓鱼爱好者。2016年,他无意中得知长江上一个垂钓的好去处。但好景不长,因为鱼多,电鱼分子偷偷地闻风而至。不出半个月,那个钓点就“无鱼可钓”了。

两年后,通过自然恢复,那里鱼类又多了起来,但电鱼者再次闻风而来扫荡。朱凯很痛心,奋笔疾书写了一篇《以人民的名义致垂钓爱好者》,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水生资源,群策群力地打击那些违法电捕鱼的行为,为长江生态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很快,许多有类似经历的人们在网络上纷纷响应,就这样,一个“反电鱼联盟”网络社群逐步成长起来。

2017年10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绿发会反电鱼协作中心”正式成立,还制定了《反电鱼手册》和《工作站指南》,这种全民参与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的模式逐步走上专业化、正规化的轨道。

在巡护过程中,志愿者一旦发现非法电鱼现象,就立即打电话,向各地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并参与协助行动。截至今年3月份,反电鱼的志愿者们一共出动了38000多人次,巡护里程达 36万多公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