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英雄虽逝 英魂永驻(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人民日报

杨子荣:英雄虽逝 英魂永驻(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据新华社电 (采访人员滕军伟)一部小说让他家喻户晓,一出京剧使其名扬四海。从参军到牺牲,杨子荣用短短520天,谱写出一部灿若流星的英雄史诗。

杨子荣,大名杨宗贵,1917年3月3日出生在山东烟台牟平嵎岬河村的一户贫苦人家。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的压迫,他被迫跑回山东老家。

1945年9月,杨子荣参加八路军,任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第5中队炊事班炊事员。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第7连。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任第7连第1班班长。不久,牡丹江军区展开剿匪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杨子荣只身闯入土匪盘踞的杏树底村,与匪首巧妙周旋,不费一枪一弹使土匪400余人投降。由于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他荣立特等功,并被团里评为战斗英雄。不久调到团部任侦察班班长,后提升为侦察排排长。

1947年1月下旬,团部得到匪首“座山雕”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杨子荣自告奋勇,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打入匪穴。2月7日,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剿匪战斗中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