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同的历史记忆(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

人民日报 本报采访人员 陈尚文 张矜若 张博岚

凝聚共同的历史记忆(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

外国游客在欣赏带有中国元素的阿富汗佩饰。

本报采访人员 张博岚摄

乘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东风,阿富汗国家宝藏展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从安息银币到罗马金币,从精美绝伦的步摇金冠到栩栩如生的象牙浮雕……231件(套)阿富汗珍宝巧夺天工,散发迷人光辉,勾勒出古阿富汗跨越5000年的历史,诉说着多种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互融交汇的故事,向参观者展现了阿富汗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的独特历史价值。

“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这一主题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穆天子传》,书中记载了周穆王曾到西方巡游,见到许多西方的奇珍异宝,以“器服物佩好无疆”来形容各种器具、服饰和物件的精美。

展厅入口处,模仿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建筑造型的拱门上写着两行英文:“文化在,则国家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