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马拉松:开发者的24小时狂欢派对( 三 )

针对这3道命题,“学习使我快乐”团队设计的基于视觉的酒店智能安防系统、“Jelly Drops”团队设计的连锁酒店会员点评数据人脸分析分别获得本次大赛的亚军、季军。他们的作品受到华住AI&大数据研发高级总监熊斌的认可:“青年选手们设计的作品有创意、有想法、能落地。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停留在敢想不敢做或不能做,而他们却在短时间内把好想法做成了真产品,是年轻一代开发者的榜样。”

灵伴、来也的命题分别是“打造一款用户喜欢的对话式AI技能”“设计一款恋爱替身机器人”。其中,“疯狂西瓜子”团队在7个小时内,就搭建了一款基于性格分析的智能聊天系统,用机器人来取代人进行社交,帮助有社交障碍的人更加自如地进行沟通交流。这款造福单身人士的“恋爱替身”机器人获得本次大赛季军。

自由组队、系统录分:比赛公开又透明

大赛以团队为组,分组进行,参赛队伍要求2~5人,包含设计、产品、开发三类选手。但一些选手在初始报名时并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因此创客马拉松多采用报名后参赛选手们优势互补、自由组队的赛制。

以往国内举办的创客马拉松,多是选手们在微信群或QQ群内发布招募成员信息,进行自由、自愿组队。这虽能一定程度上尊重选手意愿,但耗时较长,且是否能组成团队全靠招募者的“游说”和出身学校等因素,而不是以团队成员的专业分工等为标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