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通38亿预付款数据打架 牵出东阿阿胶违规确认收入质疑( 四 )

3、公司部分预付款采用票据方式支付,对方收到票据后背书转让或贴现,导致该部分转入货币资金等科目。

然而,这种几种解释均有些牵强。以统计口径为例,现在的情况是九州通自己披露的预付款,比供应商披露的对所有客户收取的预收款还要多。如果说存在统计口径问题,那么这种差额只会更多。

至于预付款采用票据方式支付,导致对方预收款项科目没有体现该部分金额,更是无从谈起。预收账款、预付账款作为资产负债表科目,体现的是企业对外债权、债务关系,不可能因为收到的是票据,就导致这一债权债务关系消失。

唯一合理一些的解释是,供应商和客户在收入确认时点上的不同,从而导致上述差异。但按照常理考虑,确认收入时点不同也不足以导致如此大的差额。以东阿阿胶为例,该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3.38亿元,而该公司的三季报显示,1-9月份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3.84亿元,也就是说第四季度期间的营业收入为29.54亿元。

这意味着,在2018年12月31日24:00时这一时点上,刚好有九州通至少2.2亿元的采购(占东阿阿胶四季度营业收入的7.4%)从东阿阿胶库房发出(发货即确认收入),但尚未送到九州通的库房和验收(仍处在预付货款状态)。在同一时间,鱼跃医疗库房发出至少6000万元的货物,仍在运送的途中,尚未未送到九州通的库房和验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