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创新药研发再传捷报,四环医药(0460.HK)第三代EGFR抑制剂获批临床( 三 )
EGF(表皮生长因子)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到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寻找方法来利用EGF和EGFR之间的关系研制新的治疗方法。初期的研究发现,EGFR靶向治疗对肺癌具有惊人和持久的抑制作用,且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不良反应更少。2004年,研究显示,在美国大约15%的人患有EGFR中的驱动突变,当这些人接受EGFR靶向药物治疗时,其肿瘤都显著缩小,并且副作用较少。基因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的一个巨大突破,此后的科学家及胸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致力于设计研究更好的靶向药物。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从21世纪初至今,已经历三代。第一代的EGFR-TKIs与EGFR的结合为可逆性,可治疗EGFR敏感突变(19位外显子缺失,Ex19 del或21位L858R突变,L858R)的NSCLC,但这些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在接受可逆性EGFR-TKIs治疗10 - 15个月后可出现获得性耐药,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为EGFR-T790M突变(约60%)。第二代EGFR-TKIs与EGFR的结合为不可逆,可增强与敏感突变位点的结合能力,使得药效持续力比第一代EGFR-TKIs更强。但因第二代TKIs属于pan-EGFR类抑制剂,对野生型EGFR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皮疹、腹泻等毒副反应。同时第二代TKIs并未解决T790M获得性耐药突变问题。甲磺酸奥希替尼作为第一个第三代EGFR-TKI,可以解决T790M获得性耐药突变问题,同时对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保留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奥希替尼临床上存有10%的活性代谢产物AZ5104,该代谢产物对EGFR野生型的活性非常高,临床上依然会出现腹泻和皮疹,概率均约40%。另外奥希替尼的非临床和临床试验均有观察到QTc间期延长的现象,其中临床上发生率约占2.2%。
推荐阅读
- 设计师|我为潮玩疯狂氪金:90后小伙一年买一屋娃,设计师逐梦研发30款玩具
- 原神|米哈游新游曝光,研发11个月已现雏形,玩家:别乱搞了看看原神吧
- 和平精英|和平精英出现BUG!鲨鱼哟连卡两次被淘汰!自主研发攻克诀窍?
- switch|【游戏流言板】银河战士现重大BUG、Switch2或正在研发、会员涨价
- 一梦江湖|SIRE2.01版本发布 《血色衣冠》6.0只剩一个难点 国家科技技术研发
- 阴阳师|阴阳师制作团队更新研发动态,玩家不太领情,直言浪费时间
- 百里守约|守约玩家迎来福音,月光研发出守约新打法,AG出奇制胜拿下狼队!
- 拳头|提前筹划几百人的办公室,拳头游戏建中国研发中心究竟是为了什么
- ai|R星已成功研发“高智能AI”系统,未来“开放世界”将更加智能!
- 光环|DNF:狗托增幅秘笈!似雨幽离独自研发,让旭旭宝宝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