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会议传递重要信号:形势深刻变化,调控要有创新( 三 )

保持战略定力,还要因势利导。“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对我国贸易战略、技术战略提出很多挑战;我们已经提出了关于WTO规则调整的方案,未来国际规则会强劲重构,也会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在保持战略定力前提下,改革的重点要适当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会议强调,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难题、解新题,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任务落实,强化制度集成,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我国最明显的变化是,加快推出高水平开放举措。刘元春表示,去年博鳌亚洲论坛以来,我国高水平开放举措不断推出,围绕外资的进入、技术保护、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来对冲外部挑战。

国泰君安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区别于之前应对外部冲击,多采用积极政策加以对冲,这次化解外部风险,是以加大改革开放为主导。后续应对冲击,政策应着力于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同时协调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进行全球布局。

面对外部冲击,我国已经备有预案。5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六稳”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比如深入推进实施“双创”升级版、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来稳就业;6月底前出台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只做减法,继续开展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工作来稳外资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