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烧掉的钱与待续的故事( 六 )

跳不出的“烧钱”怪圈

共享办公行业的鼻祖WeWork在成立的第八个年头依然保持了亏损。据WeWork披露的2018年业绩报告,其营业收入从2017年8.86亿美元增长到18亿美元,亏损也从9.33亿美元增长到19亿美元,营收亏损双双翻倍。这一数据也说明,即将迎来创立10周年的WeWork依旧未能脱离资本驱动的“烧钱”模式。

国内企业面临的境况更复杂。从大环境方面来看,让国内共享办公行业乘风而起的“风口”——创新创业的环境消失不见,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创业氛围减弱,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裁员、倒闭的阴云笼罩着中小企业,市场对于共享办公空间的需求大不如前。从行业自身来看,共享办公仍然没有摆脱盈利模式单一的困境,虽然都在提倡出租工位基础上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但是这一模式至今没有走通。国内头部企业也未能幸免。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曾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共享办公空间的几条盈利路径,首先是生态圈的股权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加大共享办公的服务生态,同时也享有股权收益;其次是流量搭载,通过搭建平台,进行撮合交易,争取流量变现;还有品牌加盟与管理输出,除了加盟管理费,大量企业用户的数据沉淀下来会更快的扩充优客工场的数据库,加盟业务会让发展更快更轻,规模化的扩张已经可以覆盖更多的管理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