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美团扛周期:学阿里渠道下沉,深挖货币化率( 二 )

美团主打的本地生活服务,无论是外卖还是到店业务,大多是获取国内消费升级红利,当外界环境压力加大,其业务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

为对冲交易量的增长瓶颈风险,美团将挖掘货币化率视为当期最重要工作之一,如2019年Q1,外卖业务货币化率为14.2%,为多季度以来最高值,到店及酒旅货币化率也有9.7%之高。

提高货币化率,一方面为GMV增长出现明显障碍之后,为提振营收的不得已做法,尤其是其创新业务远未到支撑新增长点之时,只有此办法最易见效;而另一方面,对手的围堵能力不足,使得美团仍然拥有较高的行业定价权,这是处于行业主体地位的反映。

此外,也不能否认美团所遇到的巨大压力。

身为平台型企业,美团为用户端和商家端的中间方,其规模和溢价能力取决于两端的规模,而就在2019年Q1,美团交易用户较上季度末仅增加1200万,商家数量与上季度期末持平,为580万。

用户端增速明显变缓,获客难度增加,这不仅体现出外部环境对消费升级需求的暂时性变缓,也反应下沉市场的拓展遇到一些问题,如外卖在部分下沉市场或许无一线城市如此刚需,以外卖为获客抓手,低毛利产品带毛利项目的做法的边际效应缩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