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美团扛周期:学阿里渠道下沉,深挖货币化率( 四 )

但较之其他互联网广告平台,以本地生活服务为主要广告主的美团有以下明显劣势:1.广告主对转换率要求更高;2.当业务增长受困之后,投放积极性也会随着减少,此部分收入虽然同比增长一倍,但环比仍是减少的,较之Q3也近增加1亿收入,即便化身广告平台,美团对外界周期性的反应仍然较纯广告平遥要更为敏感。

今年将尤其考验美团运营的技巧问题,如平衡高货币化率和商家数量这一矛盾行为中,如何在不影响商家同时实现货币化率最大化,将会是美团的主要命题。

本地生活服务美团虽有先发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竞争对手若以资金优势,打出低佣金牌,对美团将会有何等影响呢?

轻与重之间摇摆的创新业务

美团一直在探索新的业务,从早期做电影售票平台猫眼,到最近的打车、小象生鲜和闪购以及单车业务,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但不改初心,孜孜以求。

关于美团对创新业务探讨的原因,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大致为加速获客,提高现金流(如单车的押金),以及联动放大平台属性(2019年Q1,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由上季度的23.8笔增加为当期的24.8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