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小店不上海”——上海十招保护“特色小店”,留住城市记忆( 六 )

上海市民宫丽萍是一个逛街达人,她告诉采访人员,原本每天中午都是她逛街消费的高峰期,随着即时配送不断完善,中午去餐饮小店、服装小店的次数在减少。“咖啡配送越来越快,体验更好,越来越不想出门。”

缺乏制度性安排。一些特色小店存在证照不全、安全隐患等问题,相关部门和街道在加大市容整治和执法力度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取缔关门了事的情况,致使一批特色小店被迫撤离或关闭。

今年3月,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街面招牌设计在网络上引起议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认为:“店招店牌应该注重生活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能否通过店招店牌塑造街道的识别性是我们未来需要思考的。”

对上海来说,大商场、大马路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必需品”,但特色小店则是城市的味道所在。上海市人大代表童丽萍认为,上海在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兼顾老百姓对人文生活的需求,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有底蕴的城市。“上海不能只有巨无霸,还要给这些小店留下生存空间。”

“无小店不上海”——上海十招保护“特色小店”,留住城市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