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多罚少不再是个人说了算 环境执法将推广使用“处罚计算器”( 二 )

未来,环境部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开发“电子化自由裁量系统”,为规范、高效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帮助。

“企业最担心的是执法不公”

早在2009年,原环保部就印发过《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意见》(环发〔2009〕24号)等文件,指导地方环保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这些可以说是规范环境处罚自由裁量权的“1.0版本”。

不过,随着新环保法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修订或出台,环境执法的手段更丰富了,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新措施。环境罚款的处罚数额也大幅提高,导致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随之扩大。

“环境罚款的数额幅度很大,有的从10万到100万不等,这也意味着环境执法人员的权力增大,自由裁量权很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表示。

王灿发表示,企业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严格执法,而是执法不公。同样的情况,这个罚了那个不罚,这个罚得轻那个罚得重,本地罚得轻外地罚得重,使得营商环境不公平,企业的成本不一样,市场竞争力也不一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