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多罚少不再是个人说了算 环境执法将推广使用“处罚计算器”( 三 )

此外,也不排除个别环境执法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借机向企业进行权力寻租。如果企业不给其好处,就滥用处罚手段,对企业进行“报复”。

同时,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还会造成一定的“人情案”空间。中国属于人情社会,基层执法人员有时要面对“说情”的问题。减少自由裁量权空间,也就缩小了“人情案”空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过去,由于地区差异和对法律条款的认识理解程度不同,各地在自由裁量权的规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江苏南京、甘肃、青海西宁、重庆渝北等地开发了电子化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系统,用系统裁量代替人工裁量,但全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仍然是较为简单的纸质表格形式。

在此背景下,从2018年初开始,原环保部就着手起草《意见》。先是收集、研究地方经验做法,形成初稿;然后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和专家的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后经部长专题会、部常务会审议通过。

近日,《意见》正式印发实施,通过指导和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既可以防范行政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效能,又可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