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沉浮二十年,5G时代会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新起点吗?( 二 )

如果一定要给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定义一些“亮点时刻”,可能是在2001年红旗Linux中标北京市政府订单时,也可能是在2015年,阿里云OS赢得7%国内手机系统市占率时。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亮点,早已消失在近20年的沉浮中。

发生了什么?究竟又是什么影响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可能是技术、可能是人才、也可能是时机,迄今为止,仍然无一定论。

眼下,时至4G与5G交替、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交替,新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可见的未来中,我们会再次看到国产操作系统的身影吗?

1

红旗Linux往事

多年以后,梁宁回忆起那场关于操作系统的争夺战时,她将其形容为“大溃败”。

这是国产操作系统第一次对国际巨头发起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中科院院士倪光南、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孙玉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知识软件操作系统”的共识下,推出国产操作系统红旗Linux。

2000年,在红旗Linux发布半年后,中科院软件所和上海联创以6:4的出资方式,共同成立了中科红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