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沉浮二十年,5G时代会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新起点吗?( 五 )

2

运营商抢跑手机操作系统

在国产PC操作系统的种种遗憾中,不得不提到晚于微软15年起步的时间差。这意味着,当移动时代来临时,国产操作系统或将迎来一次新机会。

在iPhone问世的2007年底,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发布1.0版本,婴儿期的安卓系统优势并不明显。次年推出的HTC G1是世界上首个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但因卡顿、死机问题显著,销量平平。彼时,在智能手机系统中,iOS、Android、微软、诺基亚“塞班”都在争夺着未来。

在中国,首个宣布推出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是中国移动。2008年,这款名为OMS的系统上线,号称要与Android并驾齐驱,打破几大国外智能系统的垄断。

OMS基于Linux内核、采用Android源代码进行开发,去掉google搜索、邮件等服务,集合中国移动的飞信、139邮箱等,并首批搭载于联想的移动定制机OPhone上。依照中国移动的想法,这是一种软硬结合的发展方式,可以“掌控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入口”。

单以时间看,OMS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抢占了先机,然而,由于基于安卓开发,而当时的安卓成熟度较低、经移动修改后体验更差。OMS手机上市后,许多用户购买联想OPhone的第一件事是手动刷机,换成其它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