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汤定元院士逝世:雁过留声不留痕( 七 )

领导把这个为群众答疑解惑的任务交给了汤定元。刚从海外归来半年多,自己也只是去天坛游览过一次而已,对这些建筑物的声学现象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入见解,汤定元一开始还是有些犯难。

不过,自己毕竟是职业科学家,十多岁时就痴迷于物理,并且因物理成绩奇高(英语交了白卷)而被大学录取的汤定元还是信心满满。实地踏勘、做实验、查资料,很快他就搞清楚了其中的科学奥秘。

“如何写出科普文章?”汤定元想起上学时,自己的作文总是得分很差,不敢轻易写就这么重要的文章。

他跑去图书馆,找来《怎样写文章》、《语法结构》、《修辞》之类的书籍,一丝不苟再三研读,心中有了把握才开始动笔。半年时间的反复推敲,终于完成任务。

汤定元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天坛中几个建筑物的声学问题》随后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物理通报》同时予以转载。

汤定元没有想到,文章竟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同事、朋友纷纷称赞文章写得很好。

“大家当面称道,主要是出于礼貌与友好。”汤定元说,自己最高兴的是,原以为不会做文章的自己受到鼓励后信心大增。此后,来自读者不间断的鼓励,成为汤定元不断写作的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