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一带一路”留学生的汉语缘( 三 )

“我希望更多人能够领略汉语的魅力。”过去的9年里,浙江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生、来自喀麦隆的杜迪一直在为传播中国文化努力。2011年,他从喀麦隆马鲁阿大学毕业,成为第一批被喀麦隆中等教育部分配到中学教授汉语的本土教师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位被喀麦隆高等教育部录取为马鲁阿大学正式汉语教师的非洲籍本土汉语教师。

2012年,喀麦隆将汉语教学引入中学教育系统,但由于缺乏本土汉语教材,所有的中学都只能使用《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等通用教材。喀麦隆本土教师反映,这些教材不太符合喀麦隆当地的教学情况,阻碍了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杜迪决定做些努力,2013年至2017年,杜迪在浙江师范大学、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和马鲁阿大学的关心和帮助下,参与编撰完成了首部非洲本土汉语系列教材《你好喀麦隆》,成为喀麦隆指定汉语教材。

现在,作为喀麦隆中教部汉语教育总督学,杜迪主要负责汉语教学政策规划,编写教学大纲等工作。

“《甄嬛传》里的惊鸿舞惊艳了我,我决定来中国留学。”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自越南的裴玲表示,她从小就喜欢看中国古装电视剧。裴玲回忆,她儿时看《还珠格格》时,电视剧里会跳回族舞蹈的香妃就让她印象深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