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隐形冠军启示:它们为何穿越周期而不衰?( 二 )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德国,99.5%的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有许多是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整个德国境内每100万人口拥有16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仅以巴登-符腾堡州(下称“巴符州”)为例,该州拥有的隐形冠军的数量高达400余家。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在德国多座城市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在大众认知和资本市场上籍籍无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在危机面前却表现出更坚韧的生命力。它们经历过一战、二战,也穿越过经济周期。当崇尚多元化发展的大企业在经济危机面前宣布裁员过冬时,隐形冠军企业却可以坚持不裁掉一名员工,并且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它们给中国企业的创新创业带来怎样的借鉴意义?

与生俱来的国际化思维

德国是一个拥有八千万人口的国家,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注重出口业务和国际化是德国企业的一种本能。它们一出生就得想着怎样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把产品卖到国外。

“德国一个大国,这里缺乏自然资源。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很早就想好如何跟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比拼,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署长约尔根·弗里德里希(Jürgen Friedrich)在一次晚宴上对采访人员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