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联名Kaws遭疯抢,99廉价潮品背后,到底是怎样的营销逻辑?( 六 )

而结合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 这类营销策略的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 。 当人们在微博、微信看到优衣库刷屏事件后 , 不仅会进行吐槽、评论、讨论 , 甚至会有一部分用户被这类营销策略影响 , 而关注优衣库的店铺并购买新品 。 当人们在线下讨论优衣库事件时 , 还会进一步在互联网之外进行病毒式传播 。

显然 , 优衣库 x Kaws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 。 不过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也不必着急抢购或找黄牛高价购买 。 因为优衣库、ZARA、H&M这三家都属于快时尚品牌 , 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强大的周转率 。 什么意思呢?就是货物从生产到销售的速度非常快 , 普通的服装品牌需要90天到180天的周期 , 而这些巨头仅仅需要15天左右就完成一轮周转 。 所以 , 这类联名服装两周左右就会补货 , 一直销售到没人买为止 。 而提前抢到的消费者也只能保持两周左右的优越感 , 慢慢这种稀缺感会就会减弱 。

综上所述 , 优衣库联名Kaws确实取得不错的成效 , 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 而消费者也无需过于夸张的跑去店铺抢购 , 因为快消品的货还是管够的 , 不可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 除非你急着把Kaws上身 。 对于此次的营销事件 , 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套路 。 当消费者对一系列商品的价值期望较高时 , 降维打击+稀缺感的打法会极大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这让我想起了小米1发布时 , 友商手机价位都在4000以上时 , 小米1选择压制成本薄利多销的战术 , 把小米1的售价压到1999 , 并靠线上饥饿营销的方式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套路总是出奇的相似 , 而消费者们仍出奇的配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