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证物到精神守望,让红色遗产“红”在当下( 三 )

作为中国革命圣地,遍布延安全市的445处革命旧址吸引着广大参观者。5月,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的游客量超过了4万人。园区负责人茆梅芳感到身上的担子明显重了,“游客对于红色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参观旧址、图文展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为此,园区数十次组织人员奔赴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地登门拜访鲁艺老前辈,向社会各界征集文物资料18217件,包括毛泽东致向隅和唐荣枚的信、周恩来致任均的亲笔信、贺敬之手书长诗《回延安》、延安电影团使用过的照相机等珍贵史料。此外,园区还排演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经典作品,让今天的观众重温革命时期艺术的魅力。

5月8日,来自南湖革命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周恩来纪念馆的30位馆长,在同一天分别走进常州大学的30个思政课课堂,为此学校教务处专门重排了课程表。在场的大学生们说,馆长们讲的故事有血有肉,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穿越时空的革命精神。

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宪义表示,红色故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画卷上丰富的精神财富。“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