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语文试题谈起:如何为未来选拔人才( 二 )

新书《学习的升级》中,特别强调,现在的孩子都是数字原住民,也就是捧着智能手机长大的一代人,他们绝对不缺乏信息的获取,需要去培养的恰恰是如何帮助他们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解力,把科技还原成理解复杂环境的工具,而不是分散他们注意力的玩具。

这个时候,贴近孩子的视角,就是要讨论他们感兴趣,他们能够理解的课题。《学习的升级》中一再强调,教师应该为知识提供背景(context),尽可能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世界建立起相关性,教孩子将对世界的新的理解与批判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最终带领他们去发现、理解和创造新事物。

语文作文是标准化试题中为数不多的开放性问题,怎么让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做到既检验孩子的语言能力,又考察他们的逻辑思维力,还能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打开思路,体现创造性思考,值得深入思考。

或者说,作文题要回答的是,未来语文需要去承载什么?我想,可以从三个方向加以思考。

首先是文学性。文学性,一个关键点就是怎么能让孩子对文学,尤其是文学经典感兴趣,并能从文学中汲取养分,运用于现实之中。创造性的老师会让孩子用当下熟悉的工具去还原名著里的场景。比如说,在讲解莎士比亚名著的时候,有美国老师就会鼓励学生重新创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些剧目,让主角们用推特(Twitter)互通讯息。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给他们提供“新瓶装旧酒”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