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沙关店,传统健身房正在被抛弃( 五 )

仅北京金融街区域的丰侨公寓,其一楼底商近半数被私教工作室“占领”,而公寓内部也至少还有两家工作室。另据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健身房总数达4225家,私教工作室更是多达9411家,远超其他城市。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中国的健身会员数量增至近900万人,同比增长14.97%,而同期的健身房却开始相继进入倒闭阶段。在Shape创始人曾翔看来,这是由于供需极度不匹配导致的,几乎没有人对现在的健身房是满意的。“健身市场肯定是存在的,随着城镇化和收入的增长,健身肯定会蓬勃发展。但是,如何满足供需,是所有健身房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不得不说,健身房在中国发展的20余年,和其他零售行业不同的是,传统健身房储值卡式的现金流模式,缺乏运营和维护,让健身房的抗风险能力更弱。“传统健身房做的都是地产和现金的生意,预售年卡可以获得远超地租成本的收入,再用预售现金流开新店,以此循环。”曾翔表示,可一但新店拓展不顺,现金流就大受影响,整个健身房的收益都面临风险,也就导致了健身房老板跑路的行业怪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