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1905丨坚守底线思维 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三 )

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更应明确以稳预期、降成本为目的,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但需要注意,虽然财政政策效果显著,也要同时注意把握财政收支的力度和节奏,注意政府杠杆上升的速度。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宏观当局将坚定将年度政策锚定引导降低实际利率的政策目标,以稳定经济产出,促进经济温和增长与充分就业。择机实施降准降息政策,缓解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提振经济信心,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如果因为经济短期表现尚可、供给冲击扰动、过度担忧资产价格上涨而将货币政策人为地以季度为单位进行松紧往复调整,则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毫无必要的货币市场流动性大幅扰动,进而导致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剧烈波动,无风险利率(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那么央行此前意图引导货币政策实践支持实体经济的努力就将被抵消。从稳定并引导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角度,货币政策、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不能大幅收紧。

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启示我们,建立金融行业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及退出机制刻不容缓,但为了应对潜在的系统性流动性冲击,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应随时准备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以防止系统性流动性枯竭发生,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