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炒作?南京天价“学区房”闹剧何时不再上演( 二 )

不过采访人员在网上找到了一张某房产中介李姓员工的照片,发现照片和自称房主弟弟的男子很像,拨过去电话,该男子表示自己是中介。

听到采访人员声音后,该李姓中介男子讲话支支吾吾,还没交流几句,就以信号不好为借口挂掉了电话,当采访人员再拨打过去后,始终不接电话;而采访人员再次反复拨打自称房主弟弟的男子电话,也是始终无人接听。

现象:

假“学区房”背后掩盖不了学区房真需求度

小户型、低总价学区房最好卖

一个真假难辨的“房主弟弟”,一个无法称之为学区房的“老破小”,一个让看上去恐怖的看房长队,还有一度炒到17万/㎡而无人接盘的房价,一切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关于“学区房”的闹剧。

在从事了十几年学区房业务的资深房产中介眼里,对于这种疯狂的现象并不感到惊讶,他甚至预测,如果这套13.2平方米的房子是一个正常的学区房,市场价应该会突破200万,突破15万/㎡很正常。

“因为这种低总价的学区房房源非常少。”王垒说前两年曾经在老虎桥那边的一套10平方米的门面房,报价80万,每平方米高出区域学区房近2万,想要买的人非常多,但是最后交易时候发现该房子的性质已经从住宅变成了商业,所以无法拥有学区,最后没有成交。不过王垒表示,市场上对于这类低总价的学区房一直非常欢迎,非常好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