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鞋“紧随”天价潮鞋 严打与产业转型需并举

高仿鞋“紧随”天价潮鞋 严打与产业转型需并举

新京报漫画/赵斌

商业观察

让高仿鞋生产者、经销者戴上法律的镣铐,才能倒逼该行业在不转型就死亡的绝境中痛下决心,尽快补上自主知识产权这一课。

国外潮鞋品牌的转手交易价格被越炒越高,炒家称这其中有粉丝效应,也包括国外潮鞋大牌以“明星牌”、“特定款”等方式推高自家产品等因素。

同时,当潮鞋品牌被炒至天价,衍生出另一个庞大的灰色交易行业——高仿鞋。根据新京报采访人员的暗访调查,福建莆田可谓其重灾区。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莆田部分高仿鞋产销似乎依然两旺,参与其中的人以各种方式逃避日常管理和打击。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部分年轻人对于潮鞋品牌的追捧心理,以及潮鞋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造成了所对应的供应空白,也让大经销商月赚可高达百万。在暴利诱惑之下,莆田高仿鞋制造者、分销者层层分羹,一起催生了市场规模庞大的仿鞋产业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