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的公社食堂 为何顿顿能吃上﹃肉﹄?( 二 )

《食堂菜谱》。

贵州独山的公社食堂 为何顿顿能吃上﹃肉﹄?

|人物档案|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文化部和中国烹协)、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国吃家》等美食著作。

看到这本1959年贵州人民出版社为独山县红峰人民公社出版的《食堂菜谱》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奇怪。按说贵州是很贫瘠的地方,那时却专为一个县级城市的公社食堂正式出版了一本菜谱,这在当时那样的年代是很少有的,甚至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独山创意菜谱 扣肉、海参是用红薯做的

独山县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口的必经之地。这个地方的气候四季适宜,冬天没有严寒,夏天也无酷暑,平均气温15摄氏度。这里的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一般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吃食都不会太差。它确实也是贵州主要的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这些说明独山县的确有它独到之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