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专访倪光南:"中国芯"设计进步大 制造是"短板"( 六 )

发展大型软件或芯片产业的投入周期,往往以一二十年来计,资金投入非常大,单纯靠市场和企业是难以实现突破的。因为,一般的企业会有市场压力,比如说上市公司要出报表,要做厚利润,要向股东证明自己的业绩。因此,要发扬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优势,比如,国家层面制定一些长期规划纲要和发展计划。与此同时,积极引入金融市场的配套支持,比如风险投资在资金方面的支撑,要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方面的投入,注意平衡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视行为。

总的来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投入,不能指望短短几年就获得回报,真正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来,恐怕还要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要有决心,也要有定力,要把行业“短板”补齐,踏踏实实坚持做下去。

(采访整理:赵竞凡)

倪光南,1939年生,浙江镇海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此后,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