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8年造芯简史:从0到500亿,沙漠里开出郁金香(36)

将时间往回拨1个月 , 还有另一件值得记入史册的事情 。 海思击败高通等几家巨头 , 独家获得奔驰第二代车载模块全球项目的超大订单 , 合同期长达十年 , 这意味着奔驰乘用车未来十年都搭载有华为的芯片 。 这对中国芯片业同样是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

很快 , 属于海思巴龙和麒麟的高光时刻来了 。

新兴的5G和AI技术 , 给了华为突破高通重围的土壤 , 破茧成蝶的麒麟芯片开始与高通、苹果两大国际巨头进行新一轮的角逐 。

2016年 , 华为在芯片领域的投资高达100亿元人民币 。

2017年 , 海思推出第一代AI芯片麒麟970 , 业内首创在手机SoC芯片上采用独立的AI计算模块“NPU”设计 , 一举拿下6个业界第一 。 而苹果的自研AI芯片A11比麒麟970的发布时间迟了2周 。

这一年 , 垄断4G基带市场的高通先后拔下全球首款5G调制解调器和首个5G数据连接的头筹 。 紧接着 , 华为在2018年2月发布首款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