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代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四 )

(4)不同的专利代理机构 , 其专利代理中权利要求数量、技术特征数量所代表的实质质量与驳回率、撤回率所代表的形式质量都存在明显差别 , 一些发展成熟的大型代理机构 , 已经有一套完备的专利代理工作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 , 其专利代理质量明显高于小微型专利代理机构 。 中小型代理机构肩负着服务本地区中、小、创企业的专利代理服务工作 , 也具备天然的区域优势 , 但是目前来看 , 我国中小型专利代理机构的进步空间巨大 。

通过前几章节对专利代理质量的研究 , 经过归纳总结和升华 , 本研究将当前我国专利代理服务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司法保护、政策引导和监管、代理机构、代理人四个层面 。

1.1

司法保护层面

我国专利制度运行的时间虽然已经有30年了 ,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 我国专利制度建立之初 , 专利代理人紧缺 , 申请人的专利意识淡薄 , 专利撰写水平不高 。 在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时候 , 缺乏对技术方案进行归纳的能力 , 因此常常在独立权利要求中写入一些不必要的技术特征 。 在专利侵权判定时 , 加强了对专利权利人的保护 , 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代表 , 一些法院的法官开始提出利用“多余指定原则”来矫正这一弊端 , 将一些不必要的技术特征认定为多余特征 , 在侵权判定过程中不予以考虑 。 这样 , 专利权人因撰写能力不足导致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过窄的缺陷得以补救 。 但是这一制度 , 也为了我国专利制度提升的障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