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报废期:催生回收产业链爆发增长( 三 )

第三方资源再生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是用于梯次利用。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方企业来说,除了梯次利用之外,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拆解回收,打造不同的闭环。

锂电材料生产企业通过锂电池资源回收,获取退役电池中含有的大量可回收的锂、钴、镍、铝等高价值金属,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据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峰介绍,电芯的成本87%都来自原材料,其中,正极材料占比50%、负极材料占比15%。通过回收来打造一个材料体系的闭环,不仅可以拓宽自身的原料供应渠道,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身处产业中心的车企和电池企业也不愿错过这一巨大的市场,按照规定,他们也肩负着电池回收的责任。

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同时,电池生产企业应与汽车生产企业协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所生产动力蓄电池进行编码,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应及时通过溯源信息系统上传动力蓄电池编码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