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钥匙与三道门:麒麟810背后的AI棋局( 三 )

之所以这样说 , 是因为麒麟810不仅是又一枚搭载NPU的芯片 , 还是一把打开多个产业界限的钥匙 。 达芬奇架构与移动AI布局的正式合流 , 并不只是改变了一枚芯片和一部手机产品 , 而是将华为AI的整体棋路加速 , 将普惠AI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又一步提升 。

麒麟810背后的AI战略 , 关键字在于“通” 。

内通天时:华为的AI棋局终于合流

去年HC大会上 , 华为发布了面向AI时代的最重要基础技术之一——达芬奇架构及其采用此架构的AI芯片昇腾310/910 。 这次我们知道麒麟810在NPU中运用了达芬奇架构 , 但可能普通读者并不太清楚二者间的关系 。

简单来说 , 这意味着华为在AI底层技术与端侧AI加速方面的分别布局 , 完成了一场胜利会师 。

去年10月 , 华为的达芬奇架构曾经名噪一时 。

这种华为自研AI芯片的底层架构 , 之所以名为达芬奇 , 是因为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在“全才”领域的代表人物 。 “全才” , 正意味着AI所需的计算特性 。 AI任务运算的难点在于必须对多种计算技术和AI算法进行统筹把握 。 不同于经典计算 , 神经网络任务普遍需要张量计算模型来保证处理效率 , 而从本质上来说 , 张量矩阵运算是一种要求大吞吐量、低延迟的计算模式 。 而这其实契合了很多网络运算的需求 。 因此AI到来之际 , 全面布局多个领域的“全才”华为 , 恰好具有独特的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