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的“艺术人生”(触摸工业遗产)( 三 )

装修工作室时,程大鹏觉得新家具没特点,想买一些二手家具。他挑中了工厂的长木桌,还顺手收了一批老档案和旧仪器。他对这些过去的精密仪器“一见钟情”,“一看就知道,是非常经典的设计。”电子管厂的最后一个车间迁走时,旧家具、旧设备装了整整10卡车,运进了程大鹏工作室的院子。

室内摆满了他的收藏品。有些是大件的精密仪器,比如一台20世纪40年代出厂的卡尔蔡司倒置金相显微镜照相机,长2.2米,占掉了一整张长桌。程大鹏花了一年时间与一位70多岁的相机藏家沟通,用一套徕卡相机换来了这台仪器。另一些则是寻常的生活用品,工厂给第一批职工发放的木质脸盆架,20世纪50年代工人们使用的收音机、手风琴,等等。这些老物件诉说着工人们的旧日生活,718联合厂里曾有篮球队、话剧团、西洋乐队、文学社等,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为了能系统展出这些藏品,程大鹏开始策划展览。2016年,“718联合厂历史文献及设备陈列展”在798艺术中心开幕。718联合厂11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庞成奎为展览提供了几千张底片,那是原所长罗沛霖给他的。一张张照片再现了718厂筹建的故事。718联合厂是由东德援建的重大战略工程。联合厂筹备组组长罗沛霖曾两度赴东德考察,开出一份包罗万象的订单,大到仪器设备,小到一个量杯、一个水盆。从1954年到1957年,几乎是汇集全东德的电子工业力量,终于建成了这项大规模、高标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工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