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的“艺术人生”(触摸工业遗产)( 四 )

在展览的前言里,程大鹏写道:“以此回顾新中国电子工业从奠基到破土的艰辛而精彩的历程,以此纪念那段充满朴素崇高理想的激情燃烧的岁月。”718联合厂的退休员工从四面八方赶来看展,很多人又送来一些老物件。一位80多岁的老人带着20世纪50年代工厂的《星火报》来找程大鹏,谈起曾经的酸甜苦辣,忍不住落下泪来。“他们给我东西的时候,都会跟我讲故事。”胡光曾是工厂技术员,他跟程大鹏谈起一段往事:1985年,一台叫做“双轭测试仪”的重要测量设备坏了,没有人会修。胡光牺牲了一个“五一”假期自己琢磨怎么修,把设备拆开,又把0.09毫米宽的线圈重新缠上,最后奇迹般地修好了。

2017年,718厂落成暨开工60周年之际,程大鹏策划了第二个展览,将其命名为“创业家精神之路”。这个说法来自首任厂长李瑞。他曾感慨,718联合厂能以超常规的速度拔地而起,创造出中国电子工业史上的奇迹,正是得益于全体职工的“创业家精神”。

舒阳:保护旧厂房孕育的艺术区

2001年底,第一次来到798的舒阳,见到的是一派荒凉的景象:闲置的厂房里尘土飞扬,还在生产的车间也没有了往日的活力。由于生产效益下滑,798厂把一些闲置的空间出租给机构或个人。舒阳供职的《新潮》杂志社租下798内一个体育馆,将它改造成既能办公、又能举办活动的场所。“房租很便宜,每天每平方米只要5角钱,但整体条件不好,比较乱,旁边吃饭的地方很少,同事们只能一起订盒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