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骚扰电话的幕后战场:AI机器人之间的相爱相杀( 三 )

伴随黑产大军的日益崛起 , 骚扰电话已经从一块“牛皮癣”演变成了不得不除的顽疾 。 而变化的还不仅是骚扰电话由少及多的数量 , 还有新兴科技的推波助澜 。 这种情况在人工智能的兴起下开始愈发变本加厉 。 相比人工收集资料、拨打电话的推广方式 , 借力AI技术收集数据并进行外呼似乎更加快捷 , 从中获取的利润也更为可观 。 在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冰山下 ,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这条黑色产业链的野蛮生长 。

今年央视315 晚会上曝光的“机器人一年多拨出超40亿骚扰电话”就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 3000 元一个的语音机器人 , 一天最多可以打 5000 个电话 , 比传统的人工外呼高出10倍 。 除此外 , 315晚会也将骚扰电话的产业链全然揭露 , 曝光了背后包括APP、探针盒子、大数据分析和AI语音电话骚扰等一连串科技含量极高的灰产 。

315晚会上的“点名”无疑已经预示了国家将着力狠抓这一问题 。 然而 , 这一次的媒体曝光依旧没有改变骚扰电话猖獗的现象 。 工信部公布的12321举报中心相关数据显示 , 骚扰电话方面 , 今年一季度95/96业务举报投诉呈现增长态势 , 举报投诉量达38541件 , 环比上升35.4% , 占总量的18.4%;手机类骚扰电话举报投诉98638件 , 占总量的47.1% 。 在这条产业链上 , 一个公司倒下了 , 千千万万个公司还在等着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