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里程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修地铁?原因出乎意料( 五 )

过去的五十年里,世界各国特大城市(>100万人)累计占总人口比例从不到15%上升到了20%,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数据是,作为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的中国,其城市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却从2006年的10845人/km~2降低至2016年的8 279人/km~,平均每年降低2.66%。

对于这种建立在大量人口净流入情况下的人口密度降低现象,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庞杂的地铁网络在拓宽了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同时,也延展了城市裸露在地表之上的边界。

某种程度上,这也印证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一个观点:“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的改良最为有效。”

而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改良,地铁所承担的职能也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参考此前伦敦地铁的故事,绝大多数城市在修建地铁之初,考虑的都还只是简单的缓解城市通勤压力的问题。剩余的少部分特例,比如北京市的地铁,则是参考了莫斯科地铁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用作防空洞与军事指挥所的经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平战结合”的防御手段而被兴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