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后填志愿,App们下场作答( 十 )

03

不过 , 即便有这么多App , 他们或许擅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但人生选择不是由大数据和机器算法决定的 。

填入分数、名次 , 然后获得智能院校推荐 , 甚至还能看到各行各业的薪资排序、男女比例……听起来很智能 , 但这真的明智吗?

在填报志愿或者说人生选择这件事上 , 大数据并不能够提供个性化指导 , 或者说 , 大数据不会告诉你薪资高的行业 , 代价是什么 , 可能是没日没夜的加班甚至通宵 , 可能是看起来高大上的银行需要坐三年前台 。

城市、学校、专业、科研、就业……每个考生和家长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 重要性也有先后之分 , 落到解决方案上 , 还是在于人 。

一种说法是 , 长辈的人生阅历和见识已经不足以指导这一代人 , 对于非一二线城市来说尤其如此 。

那种传统的熟人之间的连接 , 在互联网时代的2019年的确已经不再奏效 。 父母、亲戚以及他们的同辈人大多会出现信息过时、对新兴行业不信任的问题 。 换句话说 , 父母自身的知识储备 , 哪怕再加上他们的关系脉络 , 都不足以支撑起为这一代00后填报志愿、出谋划策的诉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