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后填志愿,App们下场作答( 七 )

应该说 , 工具入口和内容社区各有优劣 。 就像旅行一样 , 你可能得去一个城市的制高点俯瞰 , 窥一下全貌 , 但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和肌理 , 还是得去和这个城市里的人交流 。

综合来看 , 工具类型或信息流App做高考策划有形 , 再借助内容类社区进一步答疑解惑 , 也许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整体路径 。

02

归根结底 , 填报志愿这件事情还是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痛点说起 。

或许有人认为 , 年轻一代比80后们掌握更多信息 , 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会比小城市掌握更多的信息 。 整体来说的确如此 , 但要具体到人生规划和专业选择 , 倒也不见得有多么大的优势 。

有上海的朋友在08年歪打误撞进入一所名校的计算机专业 , 在世俗眼光中这是命运眷顾开了金手指 。 三四年后开启的互联网热招 , 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到其它专业羡慕到眼红的多个offer , 起薪动辄达到20w-30w 。

但事实却是 , 那时计算机专业生源由两个部分构成 , 一是学科竞赛的佼佼者 , 二是被调剂的考生 。 大神们无需老师来教 , 自己开始写代码 , 这位朋友陷入了绝望 , 最终选择转专业 , 毕业后投身文化艺术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