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后填志愿,App们下场作答( 九 )

因此 , 对于填报志愿而言 , 在短时间内做一些测试、寻找最大程度发挥自己优点的专业 , 同时考虑就业前景 , 就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 但明智的选择来之不易 , 报志愿比高考本身更加艰难 , 也更为重要 。

结合问卷的几个问题来看 , 往后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与填报志愿时了解到的信息量和准确性呈绝对的正相关 。

18.64%的人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超过 85% , 因为他们认为学校专业基本符合预期;另外18.64%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专业与预期差距非常大 , 他们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为31% 。 此外 , 还有10.17%的人在填报志愿时基本没有了解过学校、专业情况 , 他们对大学的预期是空白的 , 因此他们对学校、专业的满意程度只有25% 。

这几年 , 「城市、学校和专业没有想象中重要」的言论似乎变成了政治正确 , 实际上是一碗毒鸡汤 。 一句没有说出来的前提是 , 如果选择、决策错误 , 那就尽力通过个人努力力挽狂澜 , 可这其中的沉没成本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 。

从填报志愿起作出相对更合理的选择 , 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