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飞跃的背后:DP 2.0标准深度解析( 五 )

多显示流支持改进

DP 1.X时代的多显示流特性需要显示设备同时支持解码DP数据流 , 对于一个超高带宽的数据流来说 , 要去解码它并不容易 。 而DP 2.0改进了这一点 , 现在只要求显示设备支持DP数据流的传递即可使用多显示流特性 。

总结与展望

以上种种手段 , 最后带来的成果便是DP 2.0带宽的飞跃 , 最大理论带宽从32.4Gbps进步了2.47倍达到了80Gbps , 而最大有效带宽从25.92Gbps提升到了77.4Gbps , 接近提升了3倍之多 。

作为一个无授权费用的开放标准 , DP在显示器端已经基本普及 , 而在高刷新率显示器逐渐流行的今天 , DP的使用率正在不断上升 。 在笔记本领域 , DP因为USB-C的普及与以苹果为代表的一众笔记本厂商的推动 , 已经有了非常高的使用率 。 从技术角度来看 , DP标准拥有着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与最高的带宽 , 其主要竞争对手HDMI最新版本的带宽也仅有48Gbps , 刚刚满足8k@30fps的需求 , 对于更高分辨率 , 就需要使用DSC来支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