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童世骏 哈贝马斯在中国( 三 )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

新京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哈贝马斯就受到中国学界的重视。你能谈谈哈贝马斯的思想刚进入中国的情况吗?

童世骏:当时,哈贝马斯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而被中国学术界所了解的。在上世纪80年代,哈贝马斯还很年轻,但是他已经在德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在当时的德国乃至其他国家,研究哈贝马斯的专著也已经出版了好几本。

在我的印象里,哈贝马斯最早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文章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世纪80年代初江天骥先生主编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其中就选了尹大贻先生翻译的哈贝马斯的这篇文章。这本书在对法兰克福学派作概述的时候,也重点介绍了哈贝马斯。

在这篇文章里,哈贝马斯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不仅是在一般意义上进行文化批判,也是从科学技术在社会管理、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上进行的社会批判。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跟当时邓小平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谋而合。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评价主要是正面的。哈贝马斯其实也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的正面意义。但是哈贝马斯认为,如果我们把科学技术从一种人对自然的控制方式变成了一种对人以及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的话,这会造成社会病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