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凯地大饭店:上海俄侨辉煌过去( 四 )

曾有超过600人齐聚爱凯地大饭店,为了目睹选美大赛晚会的盛况。选美秀从午夜开始,通过统计顾客以1美元100个的价格买下并投入相应选票箱中的号牌选出选美皇后。参赛美女的爱慕者和赞助商则会大量购买用作选票的号牌。首届选美大赛以闹剧闻名。20岁的参赛选手妮娜·沃罗年科(Nina Voronenko)的一名爱慕者非常希望她能获胜,甚至典当了自己的晚礼服买下265美元的选票。但另一位参赛选手19岁的马琳娜·霍米亚科娃(Marina Khomyakova)有强大的支持者——哈尔东诺夫家族后裔的浪漫支持,结果马琳娜最终胜出,妮娜获得“上海小姐亚军”。

选美大赛主办方的可敬之处是门票和选票的销售收入都捐给慈善机构。1940年选美大赛筹集的2000美元全部用于福利食堂、贫困人群帮助基金会以及在俄国费奥多尔·夏里亚宾(Feodor Chaliapin)医院提供免费床位。

评委会主席维尔京斯基在自己的讽刺小品文中讥讽了选美大赛。他写道:“一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大着胆子像从袋子里拿出小猫一样,邋遢散漫地将羞怯的姑娘拉上聚光灯照射的场地。姑娘们用的都是艺名,气氛很紧张。”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外国租界期间选美大赛停办。大饭店老板普洛特尼科夫利用各国军官和间谍来爱凯地大饭店就餐之机帮助盟军部队。普洛特尼科夫游走于各餐桌间与顾客交谈,之后将听到的信息报给英国司令部。后来,英国人帮助普洛特尼科夫一家从上海迁往巴拿马,他在那里又开了一家爱凯地大饭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