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取决于先天还是后天因素,米德与弗里曼持续百年的论战( 十 )

还是没有办法对这个争论作出具体的结论 , 而在这几十年里 , 围绕这个争论 , 诞生了许多理论 , 比如人本主义理论 , 心理动力学理论 , 艾森克五因素模型 。

其中最有趣的是马特·里德利的观点 , 人类本性实际上是一个结合体 , 它的形成混合了达尔文的普遍性、高尔顿的遗传、詹姆斯的本能、德弗里斯的基因、巴甫洛夫的反射、华生的关联、克雷佩林的历史、弗洛伊德的形成式经历、博厄斯的文化、杜尔凯姆的劳动分工、皮亚杰的发展和劳伦兹的印刻效应等等等等 。 既有先天也有后天 , 这些都能对了人类的心智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 所有关于人类本性的论述必须要包括这些才算完整 。

人类是动态的、有创造力的有机体 , 对他们来说 , 学习和体验新环境的机会扩大了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 。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属的环境 , 尤其是文化环境 , 与影响社会行为的基因的相互作用所塑造的 。 遗传影响不可避免 , 一个有机体的基因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有机体的行为、生理和机能 , 这同时也有助于构建一种新环境 。 基因具有典型的敏感度 , 是生物灵活性的依托 , 也是经验合适的仆从 。 随着人类对自己了解程度的逐步提升 , 先天与后天对立的观点日渐消亡 , 取而代之的是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