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 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7)

长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若放活价格,必然引起互相哄抬物价,价格全面上涨。这种观点既没有经济学道理也没有事实根据。它把价格作为完全由人主观确定的东西,似乎卖者想要多少价,就可以得到多少价。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那八亿农民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事实上,价格决定有其客观的规律,绝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过去我们运用政权的力量强行规定价格,但并没能取消市场价格的存在,设想某个供应者可以任意规定价格,就更是幼稚了。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垄断性产品,生产者可以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规定一种不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价格,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主张对这类产品采取国家统一定价的政策。

价格改革会不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呢?我们认为是不会的。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宏观政策的话。理由是:第一,物价总水平取决于货币总供应量和商品供应量的比率。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只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不超过商品供应量的增长率,物价水平就不会上升。在连锁反应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只是价格体系,而不是物价水平。第二,随着价格体系的合理化,供过于求的产品价格下降,而供不应求的产品一方面由于浪费性需求的消失,另一方面由于供给的增加,价格不会上升太多,估计会落在现牌价与现市价的中间地带,总的物价水平基本上会保持稳定;第三,随着价格的合理化,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性加大,统一的全国市场就会形成。市场越大,价格就越稳定,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还应该看到,牌价价格体系可以说是任意给定的,由此计算的物价水平并不反映真实物价水平,用这种不真实的物价水平来衡量价格体系合理化的物价水平是没有道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