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餐饮不是流量思维,核心是“人”( 三 )

第三,标品化。很多火爆的餐饮品牌在标品化中找到商机。当门店越开越多,为了达到服务标准高度统一,从供应链上游到餐品的制作,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菜逐步被餐厅做成了标品。标品做得好之后,可以共享给其他餐厅,甚至开放给消费者端。从前端的社区化,到中间端的电商化,再到后端的标品化,餐饮业全链路数字化带来了三大升级方向。

陈盛建议,未来餐饮商家应重点关注下面四个方向。一是IP为王,做餐饮必须要有零售的思维,注重品牌的打造;二是网络化的服务网点分布,这种分布一定是基于用户群和潜在客户进行,并且提高他的复购率和频次;三是AI餐厅,AI带来的是运营效率的提高;四是共享式供应链,这对中小商家来说是很关键的。

外卖成餐饮数字化“新标配”

一般情况下,传统餐饮门店只能辐射周边1公里的消费者,餐饮商家需要不断寻找新客源。随着外卖的出现,传统餐饮商家的辐射范围扩展至3-5公里半径,“堂食+外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餐饮商家的标配。

6月初实现品牌独立的蜂鸟即配业务,正在成为阿里乃至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蜂鸟即配行业运营负责人叶琼林沙龙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2018年蜂鸟整体运营规模已达到日均订单300万,在全国100多个直营城市以及2000个县区,300万个骑手可随时被调用,在很多场景下能够提供30分钟送达的配送服务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