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NATIVE正在重构商业组织( 八 )

我们来看Amazon的四个发展核心节点。1999年成立的时候是一个电商公司,它在第一步做到了外部业务的数字化和在线化。后面大家比较熟悉的是AWS和云化对内的服务和对外的推出。但是大家可能不太关注的是,2002年贝索斯在亚马逊内部强制推行的开发原则:第一,所有团队开发的模块都要通过Service接口将数据与功能开放出来;第二,团队间程序模块的信息通信都要通过上述接口,你不能自己随便开发一个接口;第三,除上述通信方式外,其他方式一概不允许使用。

贝索斯真的是一个非常牛的人,他从2002年制订下来的原则其实就是今天Cloud Native组织架构的雏形。到2006年,他们推出了AWS,到今天几乎实现了全业务的云原生状态下的业务形态、微服务的架构,只关注服务并且完全数据驱动。

所谓的云化和云原生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大型企业不断应对外部快速变化,需要快速推出自己服务和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够做出及时的决策和执行。昨天我同事帮我找到了这个数据:2008年Amazon推出的新的服务和模块大概只有24个,2014年增长为516个,到了2018年的时候在当年AWS推出的新服务和模块达到惊人的1957个。这种新服务开发能力和推出市场的惊人速度,如果没有相匹配的组织架构的调整和适应,没有云化、后台基础设施的支撑,很难想象对于这样一个十几万人的组织如何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