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阿里巴巴,是马云希望的样子吗?( 八 )

有观点认为,强势的投资风格导致阿里留给外界一个印象,那就是“没有盟友”。曾任阿里云事业部总裁助理、数据事业部资深总监,现袋鼠云创始人拖雷(真名:陈吉平)认为,“如果阿里的生态以后一定要靠投资才能变成盟友的话,阿里的生态就已经失败了”。在他看来,生态合作伙伴应该是双赢机制,不是投资机制。

幸福感

阿里十周年时,马云提到阿里巴巴的三大愿景之一是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企业。他称,“我们不满足于创造更多的百万富翁,我们希望员工不仅仅是物质的富有,是精神的富有,我们希望员工有成就感,为社会认同,被社会尊重,倡导员工永远坚持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自那之后,阿里巴巴内部组建了“幸福指数小组”,专门从事幸福指数的研究和实施。经历了内部员工的讨论、外部相关领域的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马云也曾和冯仑等大佬一起前往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丹考察学习,寻找幸福的踪迹和方法。

阿里巴巴对员工幸福感的诠释包含这样几个层面:幸福感的基础层级是保障个体和家庭安居乐业;第二层级是帮助员工找到并实现其自我价值;幸福感的第三个层级是群体的使命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