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也"拿起笔"留给人类的领地还有多大( 三 )

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

自2014年面世以来,小冰已进化至第7代,成为重要的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和生产平台。在徐元春看来,小冰作诗并不是想和人类争个高低,“我们的初衷是探索人工智能能否模拟人的创造力。”

如果把诗人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视为创作所需的数据,那么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数据库比人类要大得多。人工智能会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徐元春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匹奔马,可能会赞美它矫健的步伐或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但人工智能可能会识别出这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这样它的诗作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悲凉的‘生命体验’。”

事实上,小冰也在不断激发文学爱好者对诗歌的热情,甚至成为人类创作的助手。《花是绿水的沉默》从近6000首诗作投稿中挑选出200首佳作,都是由小冰提供初稿、再经文学爱好者二次创作而成,诗意更浓,是人机合作进行文艺创作的探索。

留给人类的领地还有多大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文学艺术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作诗、绘画、作曲等,这会对人类的文艺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