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观众不好糊弄了:影视市场重归理性( 四 )

究其原因在于影视行业的利润被数倍放大,“许多资本觉得拍个戏就能赚1个亿”,白一骢说。一集成本500万、合理售价大约为650万的剧,以1500万左右售出时,白一骢感受到了恐惧。不过,视频网站鏖战的前期,天价购买剧集的案例屡见不鲜,单集版权从几千元升至万元、百万、乃至千万元。2017年,影视版权费与十年前相比,已暴涨了8000倍。不断上涨的版权费,让整个行业几乎疯狂。也让影视公司成为彼时资本市场最受追逐的宠儿。无论是影片还是明星,都成为了价值千金的标的物,上市公司的并购也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估值泡沫。

这就导致当时行业颇以估值论英雄,大家最关心的并不是打磨出好作品,而是融资、运作上市或者作价卖给上市公司。曾有上市公司收购了一家成立仅一天的影视娱乐公司,而那家公司的股东是6个艺人,整个公司就估值10亿。某知名导演的女儿持有的一家影视公司,准备卖给上市公司,拟估值30亿,而这家影视公司成立仅仅两年,只拍摄过几部不知名的影视作品,一年的营收不到9000万,整个公司缴纳社保的员工不到30人。

过去两年中,白一骢出门跟人聊天,几乎没人再去想创作的问题,大家聊的都是你的公司值多少钱,做到哪轮了。这令他感到不适,“影视公司最重要的不是融多少钱,是需要多少钱。有些项目甚至剧本都没写完,仅仅因为融到了钱就启动,没有耐心磨内容,所以粗制滥造变得很普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