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关税排除清单,看背后的中国态度与温度( 三 )

“此次中方对接受排除申请的选择非常明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志宏分析说,随着中国民众收入水涨船高,老百姓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但由于中国进口的部分畜牧养殖业投入品来源比较单一,美方对此加征关税产生的成本很容易转移给相关企业,进而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以主要用于奶牛养殖业的苜蓿为例,田志宏表示,近年来中国乳制品需求增长很快,奶牛养殖规模也随之扩大,中国自身苜蓿产量难以跟上需求增长速度,仍有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且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因此中方经研究后将其列入了排除清单。

工业关键原料是此次排除清单涉及的另一类主要商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赵志平介绍说,中国自美进口的石化产品占双方贸易总量很少,且相关产品可替代性很高,两国贸易摩擦对相关行业直接影响非常小,但间接影响较大。由于化工行业是原材料工业,需要为所有下游工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一旦部分上游原材料工业成本上升,其影响将传递到终端产品。

采访人员了解到,此次排除清单包括了抗癌原料药和医用直线加速器。这两项商品此前作为两个大的8位完整税目下的一部分,纳入了加征关税范围。此次排除工作中,考虑到它们短期内替代起来相对困难,并且对肿瘤治疗十分重要,关系民众健康,因此专门把这部分商品挑出来,作为非全税目进行排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