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中国版Ins,应该谈论谁?( 九 )

在一些内容社区还在通过补贴吸引创作者的大环境下,提升品牌合作人的标准让小红书显得与众不同。当一个社区重视内容质量和创作氛围时,往往说明它在用户和内容上有了足够底气。特别是在诸多“对标”产品接连出现时,也表明了社区对用户价值的追求。“我们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中长期愿意在这里经营、分享自己生活方式的人去制定的。”瞿芳说。

社区的UGC氛围建设不是朝夕之功。拿内容和商业化的平衡来说,小红书经历了长达6年的积累和调整,建成了高可信度的社区氛围。除了氛围,社区的网络外部性效应(使用者越多,使用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也让用户和创作者都更倾向于更成熟、更大规模的社区。

不得不说,小红书和INS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是作为国内生活方式社区的独角兽,小红书仍然是社区赛道里和INS对标的不二选择。但就像微信、百度搜索、滴滴等应用一样,戴着“中国版XX”的帽子诞生,却以极具中国市场特色的样貌成长壮大,从这一点上来看,社区赛道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当我们谈论中国版Ins,应该谈论谁?

推荐阅读